一、基础训练方法
1. 功能性动作训练
踢球练习:站立位踢前方凳子上的皮球(平衡差可扶固定物),进阶后可绑沙袋增加阻力。
单脚跳与交替运动:通过单脚跳提升下肢爆发力,或进行直跪到站立的动态转换训练,增强稳定性。
上下楼梯训练:弱侧肢体先上楼梯,强侧先下,肌力提升后可绑沙袋。
2. 平衡与协调结合
走直线/平衡木:正向走熟练后尝试倒退走,进阶可抱球增加难度。
四点支撑转站立:从爬行姿势过渡到站立,强化动态转换能力。
二、辅助器材与游戏化训练
1. 感统器材
跳床:双脚蹦跳强化前庭刺激和下肢力量。
羊角球:坐球上蹬地跳动,锻炼四肢协调。
2. 居家道具
踢水瓶/捡玩具:用装水的瓶子或高处收纳篮引导踢、捡动作,趣味性强。
三、注意事项
1. 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如无负重),逐步增加次数或沙袋重量。
2. 安全防护:平衡训练时需陪同,避免跌倒;肌张力异常需先就医评估。
3. 兴趣引导:通过游戏(如“大小巨人”蹲起模仿)提高配合度。
建议根据孩子能力选择3-5项组合训练,每日15-30分钟,配合积极反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