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人士结婚生育的问题,需要从医学、法律、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以下是根据研究和社会实践整理的关键信息:
1. 病情程度决定可能性
轻度自闭症患者若经过早期干预,具备基本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通常可以考虑结婚生子。而重度患者若伴随智力障碍、攻击行为或生活无法自理,则需谨慎评估育儿风险。
2. 遗传风险评估
自闭症遗传率在37%-90%之间,生育前建议通过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评估后代患病概率。若双方均为自闭症患者,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
1. 法律权利保障
我国法律未禁止自闭症患者结婚,只要符合法定年龄且双方自愿即可登记。但需提前规划子女监护权等法律问题。
2. 社会功能要求
需评估患者的经济独立性、伴侣包容度及家庭支持系统。例如案例中广州一名25岁自闭症男性虽能独立工作,但其母亲仍因家庭负担拒绝智力障碍女孩的求婚。
1. 婚姻维系难度
自闭症患者的情感表达和刻板行为可能影响夫妻关系,尤其是双方均为患者时,日常生活协调更为困难。
2. 育儿支持体系
建议提前建立包括托养机构、职业培训在内的全生涯支持系统,如青岛市政协委员提出的辅助性就业中心和大龄托养机构方案。
3. 考量
部分家庭选择放弃生育,如一位母亲坦言:"康复不好,我想让儿子走在我前边",反映特殊家庭对未来的担忧。
综上,自闭症人士婚育需个体化评估,结合医学指导、家庭资源和社会支持做出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