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个涵盖多种神经发育障碍的统称,其核心特征包括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典型自闭症与自闭症谱系的关键区别和特点:
1. 典型自闭症
核心表现:社交互动和语言沟通显著受损(如缺乏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并伴有明显的刻板行为(如重复动作、坚持固定流程)。
起病时间:症状通常在3岁前显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严重程度:属于谱系中的“重度”类型,可能伴随智力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需早期密集干预。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范围更广:除典型自闭症外,还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智力正常但社交困难)、不典型自闭症(仅部分核心症状)等。
症状多样性:
社交缺陷可能表现为难以理解幽默或非语言信号;
部分患者有特殊才能(如数学、艺术),但其他领域存在挑战;
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出社交“格格不入”,而行为刻板不明显。
诊断标准:根据DSM-5,只要满足社交障碍加重复行为/兴趣狭窄两项核心特征即可诊断,无需全部症状。
3. 关键差异
典型性:典型自闭症症状全面且严重,而谱系包含从轻微到极端的连续表现。
功能水平:谱系中高功能个体可能独立生活,而典型患者常需终身支持。
病因与干预:两者均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但干预需个性化(如行为疗法、社交训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评估方法,可参考相关临床资料或专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