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与假性自闭症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本质上有根本性差异。以下是主要区别点:
真性自闭症是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多数患儿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范畴。这种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沟通能力弱化、非言语行为落后以及刻板动作等。
假性自闭症则是后天心理因素引发的行为障碍,通常由儿童无法承受外界压力导致,不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智商通常在正常范围内。这类儿童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真性自闭症患儿存在本质性社交障碍,表现为:
假性自闭症患儿则表现为选择性社交退缩:
真性自闭症患儿的语言障碍表现为:
假性自闭症患儿的语言能力通常正常,只是可能因心理因素暂时不愿表达,但语言理解和社交功能基本完好。
真性自闭症患儿表现出刻板重复行为和狭隘兴趣:
假性自闭症患儿通常没有这些特殊行为表现,其兴趣范围相对正常,重复行为更多是发展阶段的常见表现,会随年龄增长自然消退。
真性自闭症患儿往往存在全面发育迟缓,包括认知、语言和运动能力等多方面发展滞后。这类患儿需要长期综合干预,包括社交沟通训练、行为调控等专业方案,且完全康复可能性较低。
假性自闭症患儿发育基本正常,可能只在某些领域暂时性落后。通过心理治疗和环境调整,这类儿童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功能,预后良好。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的诊断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而非自行判断。早期鉴别和干预对两类"自闭症"患儿的预后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