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美媒曝光拜登小抄

一、不同场合下的“小抄”使用实录

首场记者会(2021年3月)

在拜登就职后的首场记者会上,一张标注清晰的“小抄”卡片意外曝光。卡片上赫然写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开支是美国的三倍多”。这一细节迅速引发了外界对其对华政策背后是否有所准备的热议。

G20峰会(2022年11月)

在参加G20全球基础设施活动时,拜登手中的“小抄”再次成为焦点。这次卡片上详细标明了会议流程,如“坐在中间”、“致开幕词(5分钟)”等细致指令。人们不禁好奇,这位总统在重要场合是如何依赖这些提示的。

与韩国总统的联合记者会(2023年4月)

当拜登手持印有《洛杉矶时报》记者照片、姓名发音及问题的卡片时,质疑声再起。卡片上明确标注“问题1”并提前列出了提问内容,这不禁让人猜测他是否提前获知了所有问题。

视察飓风灾情(2025年3月)

在视察路易斯安那州飓风“艾达”灾情时,拜登口袋中的提示卡片再次露面。这次卡片上印有当地官员的姓名和照片,展现了他对细节的周到考虑。

二、争议与公众反响

认知能力质疑

共和党和部分媒体对拜登频繁使用“小抄”表示质疑,认为这是其思维能力下降的标志。甚至有报道指出,知情人士中有人表示拜登“认知能力严重下滑”,并出现健忘症状。

白宫回应

面对公众质疑,白宫新闻秘书为拜登使用“小抄”辩解,称其是“完全正常”的准备工作,并坚决否认提前获知具体提问内容。

三、媒体评论与对比

支持观点

部分人士认为,“小抄”作为辅助工具,有助于避免口误或遗漏关键信息,在高压的公众场合中是可以接受的。

批评声音

保守派媒体如《纽约邮报》、《福克斯新闻》则批评拜登对“小抄”的依赖超出常规,暗示其在公共事务中难以独立应对。

历史对比

虽然并非首位使用提示卡的美国总统,但拜登的使用频率和细节曝光度显著高于前任,这在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四、事件影响

拜登使用“小抄”的现象已成为其公众形象的重要标签。尤其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这一标签被共和党用作攻击其年龄和执政能力的主要武器。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公众对拜登的认知,也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