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一颗颗栗子如同一团团火焰,带给我们温暖的味觉享受。关于栗子的养生作用,早在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时代就已为人所知。他将栗子称为肾之果,指出肾病患者宜食之。更为有趣的是,他特别强调栗子的生吃方式,对于腰脚不遂有着显著的疗效。
对于步入老年的朋友,阳气逐渐衰退,可能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等肾气不足的症状。补肾便成为关键。食用生板栗便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分享自己如何按照古方食用栗子补肾,每日晨昏,细细咀嚼新鲜栗子,再慢慢咽下,便能收到良好的补益效果。
中老年患者若希望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等问题,不妨养成每日早晚吃风干生板栗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士,生食板栗的量应控制在每日5枚以内。
板栗,味甜性温,无论是炒制还是煮食,都具有和胃健脾的功效。如今,因家长过于精细的照料,小儿常因强食、偏食导致脾虚证。对此,可将板栗仁蒸煮后磨成粉,制作成糕饼,以提振食欲、收敛腹泻并调理肠胃。板栗与粳米熬制的粥品则老少咸宜,既适用于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也适合胃纳不佳、气虚乏力的老年人长期调养。
我们还可以尝试一道肺肾双补的食疗方——板栗炖乌骨鸡。只需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将两者与清水、生姜一同入锅,加盖文火焖煮2小时,即可食用。乌骨鸡能滋阴益气、双补肺肾;而板栗则能补肾强筋。两者结合,不仅美味,更是秋冬之交补肺益肾的良方。
板栗不仅美味,更是食疗佳品。对于脾胃虚弱、胃肠不佳的朋友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食材。无论是炖母鸡还是制作其他美食,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美味的口感。在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享受栗子的温暖与滋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