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自启动以来,逐步构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体系。以下是该方案的核心要点梳理:
一、考试科目与赋分呈现新面貌
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涵盖英语、日语、俄语等),每科满分为150分,成绩当场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的成绩更是拥有两年的有效期。在选考科目方面,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及技术(涵盖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中自主选择三门。这些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起点为40分,每等级分差3分,满分100分,要求高中学考合格为前提。
二、录取模式与选拔机制革新
该方案采取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的方式。按高校培养目标分为三类测试,包括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实行“三位一体”招生,综合高考成绩占比较大(50%~60%),同时考虑学考成绩(20%~30%)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20%~30%)。高职院校可单独组织考试或使用高中学考成绩,实行“一档多投”录取模式。
三、选科要求与专业匹配
高校选科要求分为四类:不限科目、仅限首选科目、仅限再选科目和同时限制首选和再选科目。理工农医类专业普遍要求“物理+化学+X”的高覆盖率组合。文科组合,如历史+政治+地理,则主要面向人文社科专业,覆盖率约为40%。
四、配套政策与动态调整机制
艺术类招生改革自2024年起实施,艺术类省级统考包括音乐、舞蹈、表(导)演、播音与主持、美术与设计、书法等6科类。加分政策得到优化,缩减加分项目,仅保留对烈士子女、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的加分,并严格审核流程。强基计划也有所调整,一些高校如东南大学等加入“复交南”模式,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以锁定优质生源。
五、改革成效与理念深入人心
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选择性教育”为导向,扩大学生在选科、选考、选专业方面的自主权,促进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实施效果通过第三方评估显示,改革有效分散了考试压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理融通趋势显著。
想要详细了解具体高校的选科要求和政策细则,建议查阅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文件或高校招生简章。这一改革方案旨在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