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养生

秋分:昼夜均分,养生亦需阴阳平衡

随着太阳的步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秋分。这一天,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古老的历法中,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标志着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阳光几乎直射赤道。

秋分之日,阳光开始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变长。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转折的节点。《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天文学上,更是将秋分视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随着秋分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这是一个“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季节,但日降水量不会很大。南北方田间耕作各有特色,如华北地区的农谚所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人们在养生中也应顺应秋分的节气特点,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精神调养上,应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和之气。体质调养方面,可以选择登高观景,使人心旷神怡,消散不良情绪。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注重阴阳平衡,将饮食分为宜与忌。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宜忌要求。如对于阴气不足、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于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还应注意饮食搭配和调剂,强调阴阳调和。古代医家把食物分为寒凉类、平性类、温热类。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很多食物和药材具有补益或调养人体阴阳气血的功能。

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全面膳食要求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量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的合理搭配。过分追求山珍海味或过分孤苦清素都是不可取的。古代医家曾强调食而不偏、量不可过。

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这类食物包括西瓜、甜瓜、香蕉、甘蔗等常见食材。在秋分时节,可以适当增加对这些食物的摄取,以达养生之效。

秋分是一个特殊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应顺应节气的变化,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无论是精神调养还是饮食调养,都应以平和为主,以达到养生的目的。食物的温度属性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温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的神奇作用。它们仿佛内蕴着生命的热力,为我们的身体注入活力。而那些如李子、无花果等平性食物,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们性质平和,为身体带来平衡与和谐。

在饮食的搭配上,我们需要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合理调配。这是历代医家和养生家所重视的,他们认为这是避免机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提出的保养正气的精辟之言,如“少言语,养内气”,“戒色欲,养精气”等,为我们揭示了延年益寿的秘诀。

随着节气的变化,我们的饮食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秋分时节,推荐一道油酱毛蟹的食谱。其做法精细,先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然后入锅煎炸,加入调料烧制,最后收浓汤汁,勾芡出锅。这道菜不仅口感鲜美,更有益阴补髓,清热散瘀的功效。

海米炝竹笋也是一道美味佳肴。竹笋经过刀背拍松,再切成一字条,经过炸制、烧制,配合海米的鲜香,不仅口感极佳,而且具有清热消痰,祛风托毒的效果。

推荐一款甘蔗粥。这款粥以甘蔗汁和高粱米为主要原料,煮成薄粥即可。它补脾消食,清热生津,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滋润与活力。

这些食谱都是根据节气和食物的性质来制定的。在秋分时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食谱来调理身体,达到养生的目的。让我们在品味美食的也为身体注入正能量,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日子。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