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交互动中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就是共同关注能力的缺陷,这直接影响他们建立和发展同伴关系的能力。共同关注是指个体通过眼神接触、手势指向等方式与他人分享对某一物体或的注意,是社交沟通的基础能力。将系统介绍自闭症儿童共同关注的发展特点、干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一能力改善同伴关系。
共同关注(又称共同注意、共享注意)是指个体在交往中,通过参照他人提供的各种信息(如视线、手势等),调整自己的注意指向,与对方共同关注某一物体或的社会认知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1. 响应性共同关注:指个体对他人发起的眼睛注视或手指指示做出回应。例如,当家长指向天空的飞机时,孩子会跟随手势看向飞机。
2. 主动性共同关注:指个体主动通过眼神交替、手势等行为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物体的注意。例如,孩子看到有趣的玩具车时,会主动看向父母并指向玩具车,希望分享这个发现。
共同关注对自闭症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早期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语言习得、模仿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缺乏共同关注会使孩子难以体会分享与参与的快乐,限制社交机会,进而影响同伴关系的建立。
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在共同关注方面存在显著障碍,这主要表现在:
这些特点导致自闭症儿童在自然情境中难以与同伴建立共同注意,进而影响互动质量。例如,在集体游戏中,他们可能不会跟随同伴的视线或手势关注同一玩具,也难以主动吸引同伴注意自己发现的趣事。
游戏是培养共同关注能力的有效载体,特别适合学前自闭症儿童:
这些游戏通过强化物与社交行为建立联系,逐步提高孩子对人脸和手势的关注度。
绘本因其直观性、趣味性成为培养共同关注的有效工具:
研究表明,绘本教学能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包括共同关注、言语发展和情绪理解等方面。
同伴介入法通过训练普通儿童或社交能力较好的特殊儿童作为"小老师",与自闭症儿童互动:
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共同关注能力,也能促进参与干预的普通儿童的社交能力,实现双赢。
建立基本的共同关注能力后,可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同伴互动中:
教导自闭症儿童主动邀请同伴玩耍的具体步骤:
1. 看向同伴的脸:通过游戏练习眼神接触,如"看谁先眨眼"。
2. 叫出对方名字:注意音量和语调适中,既不太小也不大喊。
3. 等待对方回应:培养判断互动时机的耐心。
4. 清楚说出邀请:如"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我们可以一起搭积木"。
针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可编写社会故事提高社交技巧: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增加自闭症儿童与教师、同伴的目光接触频率。
改造物理和社会环境促进共同关注和同伴互动:
根据发展特点,干预重点应随年龄调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自闭症儿童的共同关注能力培养需要长期系统的干预,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协同合作,才能有效促进其社交能力发展,改善同伴关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引导,许多孩子能够逐步掌握这一关键社交技能,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