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光回避:缺乏与人对视,即使熟悉的人呼唤或逗弄也回避眼神接触,常表现为"好像看不见人"。
2. 互动困难:对他人情感反应淡漠,不主动参与游戏,对同龄孩子无兴趣,回避身体接触如拥抱。
3. 呼名无反应:听力正常但对名字无应答,可能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外界呼唤。
1. 语言倒退:部分患儿2岁前已学会的词汇逐渐消失,或仅能发出无意义音节。
2. 交流障碍:即使会说话,也常出现鹦鹉学舌式模仿、答非所问或自言自语,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
3. 非语言沟通缺失:很少用手指物或用手势表达需求,更多通过拉大人手完成动作。
1. 重复动作:持续摇晃身体、转圈、拍手等,对旋转物品(如风扇、车轮)异常着迷。
2. 固定程序:坚持相同的生活流程,如家具位置、饮食用具改变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3. 单一兴趣:长时间专注特定玩具(如反复拆装积木),拒绝尝试新游戏。
重要提示:若发现上述多个表现,建议尽快使用《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SRS-2)》筛查,或通过专业机构进行M-CHAT量表评估、ADOS观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2-6岁是黄金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