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警示信号(6个月-2岁)
部分自闭症患儿在6个月至2岁期间就可能表现出早期警示特征,比如:
6个月后难以被逗笑,眼神交流少;
10个月左右对名字无反应(听力正常);
1岁左右社交互动明显落后,如缺乏咿呀学语或微笑回应。
AI技术甚至能在12个月大时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预测自闭症,准确率超80%。
2. 典型诊断窗口期(1-3岁)
多数自闭症儿童在2-3岁被确诊,此时症状(如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刻板行为)更加明显。
部分症状显著的孩子可能在1岁左右被初步识别,但需结合专业评估。
3. 诊断技术的进步
传统诊断依赖临床观察和量表(如ABC、CARS),但耗时长且依赖医生经验;
新兴技术如视网膜图像AI筛查准确率可达100%,为早期诊断提供新方向。
4. 干预与预后
早期干预(尤其3岁前)可显著改善预后,部分患儿经干预后甚至不再符合诊断标准(“摘帽率”达37%);
若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如语言倒退、兴趣狭窄),建议尽早就医。
综上,自闭症的发现年龄从6个月到3岁不等,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长需密切关注发育里程碑,必要时借助专业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