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吹笛的自闭男孩 吹笛子的男孩

在中国,有两位特殊的音乐家通过笛子演奏展现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和生命力量——盲人竹笛演奏家谭伟海和自闭症陶笛少年李岱沣。他们的故事不仅关于音乐,更关于克服障碍、追寻梦想的感人历程。

谭伟海:黑暗中的笛声

谭伟海1988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双河村,是一位先天盲人竹笛演奏家。他12岁开始学习竹笛,仅用三年时间就通过了竹笛10级考试,展现了惊人的音乐天赋。

2005年7月,谭伟海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舞蹈、器乐比赛,以一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获得一等奖,填补了江苏省连续16年未获此项荣誉的空白。同年,他被评为"2005年度扬州市十大新闻人物"和江苏省"优秀残疾儿童少年"。

2006年,谭伟海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师从多位全国知名竹笛大师,技艺日益精进。他随团出访多个国家,受到各国观众广泛好评。2008年,他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圣火采集仪式;2010年又参加了广州亚残会闭幕式"叶与脉"篇章的演奏。

2011年,谭伟海在扬州市音乐厅举办了"圆梦、感恩"笛子独奏个人音乐会。2018年,他随团前往美国演出,同年5月10日发行了《谭伟海笛子专辑》。2023年7月25日,他参加了第四届北京国乐节开幕音乐会"国乐嘉年华"演出。

谭伟海曾说:"我是在华老师的引领下,用竹笛吹响了人生的光明曲。"这句话道出了音乐对他生命的重要意义。

李岱沣:星星孩子的音乐世界

李岱沣是一位20岁的自闭症少年,被网友亲切称为"小岱"。他因吹奏陶笛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干净的脸庞、清澈的眼神和纯净的音乐打动了无数人。

小岱高高的个子,长相阳光帅气,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样子治愈力十足。网友评价道:"他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化了","最近偶像剧看多了,还以为是哪个男主,原来是小岱呀"。

音乐为小岱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据家人介绍,他之前胆小、很不自信,但自从3年前加入由13名"星星孩子"组成的乐团并主攻陶笛后,变得阳光开朗,现在会和陌生人微笑了。

小岱的母亲回忆:"四年前,我第一次带他来这里表演时,刚有人靠近,他就扔下乐器跑了。现在你看,他甚至会主动找人多的地方演奏。"这种转变让家人和观众都感到欣慰。

小岱演奏的《世界赠予我的》纯净空灵,微风拂过时,画面更添恬静。他还曾吹奏《好想爱这个世界》,用音乐表达内心情感,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星星的孩子"。

音乐治疗的科学依据

两位音乐家的故事印证了音乐治疗对特殊人群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

1. 社交能力提升:音乐治疗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音乐活动,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如目光接触、情感表达和交流等。

2. 情绪调节:音乐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小岱从胆小变得开朗就是很好的例证。

3. 认知能力发展:通过音乐治疗,特殊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还发现,音乐治疗能增强大脑关键部位网状结构的神经元连接,提高患者的沟通技能。脑部扫描显示,接受音乐治疗的儿童,其大脑听觉区和运动区之间建立的连接更加紧密。

社会影响与启示

谭伟海和小岱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也为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

谭伟海入选"2015江苏好青年百人榜",他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对残疾人能力的固有认知。小岱的走红则让公众更加了解孤独症群体,看到了一个个家庭背后的不易和坚持。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艺术限,才能无边界。无论是视障还是自闭症,都不能阻挡一个人追求音乐梦想的脚步。正如小岱用笛声表达的:"好想爱这个世界",音乐成为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这些特殊艺术家的存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景观,也提醒社会给予特殊群体更多关爱、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故事证明,在适当的支持和机会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