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症的发现历史
1. 首次系统性描述: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坎纳(Leo Kanner)1943年通过对1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首次提出"早期婴儿自闭症"概念,并发表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确立了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唐纳德·特里普利特是其论文中记载的首例确诊患者。
2. 同期相关研究:奥地利儿科医生汉斯·阿斯伯格1944年独立记录了类似症状,但该研究直到1981年才被英国学者洛娜·温重新发现并命名为"阿斯伯格综合征"。
二、自闭症的显性特征(核心症状)
根据中国残联2022年规范称谓及国际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包括:
1. 社交互动障碍
• 缺乏眼神接触和情感回应
• 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和社交规则
• 较少主动分享兴趣或情感
2. 沟通障碍
• 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语言、语调单一)
• 非语言交流(手势、表情)能力弱
• 约1/3患者终身无功能性语言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 重复动作(摇晃、拍手等)
• 坚持固定 routines,抗拒变化
• 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
三、重要补充说明
1. 术语规范:中国残联2022年明确规定统一使用"孤独症"称谓,停止使用"自闭症"。
2. 类型划分:包括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严重程度差异较大。
3. 历史案例:牛顿、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均被后世研究认为具有自闭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