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发脾气的原因
自闭症孩子的情绪爆发往往与沟通障碍、感官敏感或需求未被满足有关。他们可能因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如想吃零食、想玩玩具)而焦躁,或对光线、声音等感官刺激过度敏感。部分孩子还会因家长过度限制或冷漠态度积累负面情绪,最终通过哭闹、摔东西甚至自伤行为释放。
2. 应对策略
疏导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如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或提供安全发泄方式(如拍打软垫)缓解情绪。避免直接批评,而是用简单指令如“不哭,我们吃糖”引导。
家长情绪管理:家长需先平复自身情绪,避免因愤怒或恐惧影响应对效果。必要时短暂离开现场,冷静后再处理。
适度满足需求:合理需求(如感官刺激需求)可适当满足,例如允许孩子触摸冰箱降温;不合理需求则需温和坚定地拒绝,并坚持原则。
3. 长期干预建议
社交与活动训练:多带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海洋球、蹦床),促进肢体接触和社交互动。
专业治疗结合:自闭症需综合干预,包括药物(如奥氮平)、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建议定期就医评估,尤其注意睡眠和饮食问题(如食物过敏可能加剧情绪波动)。
4. 环境调整
减少过度刺激(如嘈杂环境),创造稳定、可预测的生活节奏。通过视觉提示(如图片卡片)帮助孩子理解日常流程,降低焦虑。
若孩子伴随突然哭笑交替、睡眠障碍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生理因素(如脑部异常或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