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乏眼神接触:回避与他人目光对视,对呼唤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2. 情感联结薄弱:对亲人的依恋感缺失,如不喜欢被拥抱或表现出身体僵硬。
3. 社交技巧缺陷:难以理解他人情感或社交规则,无法建立同龄友谊,游戏时缺乏互动。
1. 语言发育迟缓:部分患儿2-3岁仍无语言表达,或出现语言倒退现象。
2. 语言运用障碍:即使有语言能力,也可能重复他人话语(鹦鹉学舌)、混淆人称代词或语调平板。
3. 非语言沟通困难:较少使用手势、表情辅助交流,难以理解肢体语言。
1. 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无意义行为。
2. 固执于固定程序:对日常生活流程或物品摆放位置异常坚持,抗拒变化。
3. 兴趣局限:对特定事物(如车轮、数字)过度专注,忽视其他正常活动。
1. 感觉过敏或迟钝: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反应异常,如捂耳逃避噪音或对疼痛不敏感。
2. 自我刺激行为:可能沉迷于视觉刺激(如灯光)或重复触摸特定材质。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发现上述多项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