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筛选标准
1. 资质与专业性
优先选择具备国家或地方认证的机构,如残联定点机构或符合《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地方标准》的机构。查看是否配备持证治疗师(如BCaBA认证人员)及定期培训记录。
避免依赖“填鸭式教学”的机构,专业机构应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2. 教学方法与评估体系
科学干预需基于个性化评估(如PEP3、VBMAPP等量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并定期跟踪数据调整方案。
警惕过度依赖指令和强化物的机构,应关注自然情境下的能力泛化。
3. 家庭参与与透明度
优质机构会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并提供家庭干预指导。监控设备全覆盖和定期沟通是透明度的体现。
部分机构存在“流水线式”教学问题,建议选择允许家长观察课堂的机构。
二、硬件与环境要求
安全与卫生:检查场地是否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上海标准),活动区域需采光良好,定期清洁教具和玩具。
监控与应急:需配备一键报警、消防设施及90天以上的监控存储。
三、机构类型参考
1. 全国性连锁机构
如东方启音、大米小米等,通常有标准化流程但需考察本地分店的实际水平。
2. 地方特色机构
例如邯郸爱诺、天津阳光宝贝等,可能更贴近社区需求,建议实地考察师资和课程。
四、避坑提示
警惕宣称“治愈自闭症”的机构,目前干预以改善功能为主。
避免选择教师流失率高的小型机构,督导团队稳定性是关键。
建议结合实地探访(观察师生互动、环境细节)和试课体验,同时参考其他家长的口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