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表现和发现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根据现有研究和临床观察,以下是一些关键时间点和表现特征:
1. 早期警示信号(6个月-2岁)
6个月左右:部分患儿可能表现出对他人逗乐无反应、眼神交流少或缺乏社会性微笑。
10个月左右:对名字无反应(排除听力问题),或对周围人的互动兴趣较低。
1岁左右: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重复性动作(如拍手、转圈)或对特定物品的异常专注。
2. 典型症状显现期(1.5-3岁)
1.5-2岁:症状逐渐明显,如社交障碍(不愿主动交往)、语言发展滞后、兴趣狭窄或刻板行为(如排列物品、坚持固定路线)。
2-3岁:多数患儿可被临床诊断,表现为明显的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性行为模式。
3. 诊断窗口期
黄金发现期:研究指出,18个月内是早期筛查的关键阶段,部分症状明显的孩子可在1岁左右被发现。
普遍诊断年龄:多数患儿在2-3岁确诊,但部分轻度症状可能延迟至4岁才被识别。
4. 家长需关注的行为异常
社交互动:缺乏共同注意力(如不会指向感兴趣的事物)、难以理解他人情绪。
语言发展: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或语言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话突然减少)。
刻板行为:重复动作、对特定声音或纹理过度敏感。
5.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部分患儿症状较隐蔽,可能到学龄前才被发现。
早期干预:一旦发现异常,建议尽快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若需进一步了解筛查工具或干预资源,可参考相关专业机构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