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接触异常
6个月后仍极少注视人脸,尤其回避与主要抚养人的目光对视,缺乏交流性眼神接触。
2. 对名字无反应
10-12月龄时反复呼唤名字无转头、停顿等回应行为。
3. 缺乏共同注意
9-10月龄后不会通过手指指向与他人分享兴趣(如指飞机给妈妈看)。
4. 社交性微笑缺失
仅对物体发笑,对人脸或声音无表情反应,2-3个月时未出现社交性微笑。
5. 语言发育延迟/倒退
12个月无任何单词,或2岁后出现语言能力倒退(如曾会说的词消失)。
6. 肢体表达缺陷
12月龄前不会用点头、摇头、指物表达需求,仅通过哭闹或拉拽他人手部沟通。
7. 语调语义异常
语言理解困难,发音怪异难懂,无法进行有效对话。
8. 重复刻板行为
持续拍手、摇晃身体、凝视旋转物品,或固执于特定路线/物品摆放。
9. 兴趣狭窄
仅对1-2种事物感兴趣(如反复玩同一玩具),拒绝接触新事物。
10. 抗拒变化
对日常轻微改变(如喂食顺序)表现出激烈哭闹,过度依赖固定流程。
11. 依恋感缺失
1岁左右无法区分父母与陌生人,对拥抱等亲密行为无回应。
12. 情绪反应极端
异常安静或频繁哭闹难以安抚,情绪调节与月龄不符。
13. 感知觉异常
对特定声音/图像表现出过度恐惧或喜好(如害怕吹风机声)。
重要提示:若孩子出现上述多条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3岁前是干预黄金期,早期筛查和专业诊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