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互动障碍
表现为难以建立眼神接触、缺乏表情回应(如不会点头/摇头)、回避肢体接触,且对他人情感理解困难,常表现出"爱答不理"的状态。幼儿期可能完全回避与父母互动,较大儿童则难以参与合作。
2. 沟通能力异常
包括语言发育迟缓(部分患者终身不语)、重复性语言或语调单调,非语言交流(如手势、表情)也存在明显障碍。典型表现如对破被子等特定物品异常执着,拒绝更换。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表现为重复摆弄物体、坚持固定生活流程,兴趣范围极端局限(如只关注瓶盖、绳子等无生命物体),对普通儿童喜爱的玩具或动画毫无兴趣。
1. 情绪持续低落
显著表现为长期悲伤、空虚感,儿童可能以易怒替代忧郁;伴随晨重夜轻的情绪波动,严重者出现"情感麻木"或自杀倾向。
2. 认知功能损害
包括思维迟缓(如回答问题困难)、注意力涣散、决断力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记忆力衰退和负罪感,产生"一无是处"的自我评价。
3. 生理与行为变化
常见失眠/嗜睡、食欲骤变(暴食或厌食)、体重异常波动,躯体症状如不明原因疼痛(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严重者可能发展为木僵状态(不语不动)。
若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机构评估。两者症状可能重叠(如社交回避),但病因和干预手段完全不同,需严格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