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统合失调是自闭症吗 统觉综合症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和自闭症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发育问题,虽然它们在某些表现上可能存在重叠,但本质上有显著区别:

1. 定义与本质差异

  • 感统失调:指大脑对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的整合能力不足,导致运动协调、注意力或情绪控制等问题。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并非独立的疾病。
  •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核心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可能伴随感统失调症状,但两者无必然因果关系。
  • 2. 核心症状对比

    | 方面 | 感统失调 | 自闭症 |

    |-||-|

    | 社交互动 | 通常正常,除非合并其他问题 | 明显缺陷(如回避眼神、缺乏共情) |

    | 行为模式 | 动作笨拙、感觉敏感/迟钝 | 刻板重复行为(如旋转物品、固定路线) |

    | 语言能力 | 可能因注意力分散影响表达 | 常见语言发育延迟或异常 |

    3. 病因与诊断

  • 感统失调:可能与早产、养育环境限制(如缺乏爬行)有关,无统一诊断标准,需专业评估。
  • 自闭症: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需符合DSM-5等诊断标准(如社交障碍必须存在)。
  • 4. 干预方法

  • 感统失调:通过针对性训练(如平衡木、触觉刺激)改善感觉整合能力。
  • 自闭症:需综合干预(行为疗法、社交训练等),感统训练仅作为辅助手段。
  • 关键区别总结

  • 感统失调是症状,可独立存在或伴随其他疾病(如多动症、自闭症);自闭症是疾病,可能包含感统失调症状。
  • 若孩子仅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分散,而无社交障碍,更可能是单纯感统失调。
  • 建议如有疑虑,尽早由专业医生评估,避免混淆延误干预。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