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得过自闭症的运动员多吗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中确实有不少在体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运动员,尽管他们的社交和沟通存在挑战,但专注力、重复行为等特质往往能转化为运动优势。以下是相关案例和背景分析:

一、特奥会中的自闭症运动员

1. 短道速滑与轮滑

内蒙古19岁的赵鑫格在2025年都灵特奥会上夺得777米、1000米速滑双金,成都的陈西任则在2023年柏林特奥会获轮滑金牌。这些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克服了动作协调障碍,展现了惊人的专注力。

2. 游泳项目

海南自闭症少年陈兴融在全国特奥会中包揽200米自由泳金牌和100米自由泳银牌,其教练提到“一个简单动作需练习一年”,凸显自闭症患者的坚持。四川的张楚晖更是在巴黎特奥会游泳项目中斩获3金2银。

二、职业体育界的案例

1. 足球领域

梅西被巴西媒体和专家推测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谱系的一种),其超强专注力被认为与病症特质相关。前曼联球员约翰·奥凯恩则在45岁时确诊自闭症,曾与贝克汉姆并肩作战。

2. 篮球与举重

NBA球员托尼·斯内尔与两个儿子均确诊自闭症,他坦言诊断结果“让我理解了自己的不同”。苏格兰大力士汤姆·斯托克曼从自闭症患者成长为两届世界最强大历史比赛冠军,通过高强度训练实现逆袭。

三、运动对自闭症的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显著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例如通过规则明确的团队活动提升互动能力。尽管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如平衡、精细动作较差),但针对性训练可激发潜能。

四、争议与澄清

需注意,并非所有传闻中的自闭症运动员都经证实。例如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美国举重选手汉普顿·莫里斯被误传为“自闭症儿童”,实际并无医学依据。

综上,自闭症运动员在特奥会中表现尤为突出,职业体育界也有少数案例。他们的成功往往源于对兴趣的极致专注,以及家庭、教练的长期支持。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