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想让自己从繁杂的人世间暂时清醒一下,却意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间蒸发”的状态。今日,我的社交电量归零,自动开启了勿扰模式。在这种状态下,我只想与世隔绝,沉浸在自我小宇宙中,享受片刻的宁静。除非有人带着香浓的奶茶敲响我的门扉,才有可能唤醒我。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讲述几种关于自闭的摆烂式体验。不同于他人的积极社交与拓展人脉,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将微信备注改为“已读不回”,朋友圈仅展示近三天的动态。这种看似叛逆的行为,实际上是我对当下社交压力的一种无声反抗。这种自闭式的生活方式仿佛预示着一种“活不过本周”的命运,但实际上却是我暂时的自我调节方式。
还有一些反向操作型的自闭体验者。他们虽然自闭,却选择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他们而言,连打字都是今日最大的社交成就。他们或许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一旦得到满足便会选择删除。这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也是他们对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
还有一些哲学式的自闭体验者。他们会深入思考自闭的原因,从各种角度去自己的心理状态。经过一夜的思考,他们得出结论:原来自己的自闭源自于“社恐”与“懒”的结合,简称为“懒恐”。这种有趣的解读让人不禁笑出声,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还有一种梗王式的自闭体验者。他们将自己的自闭比作一种超能力,如同灭霸的响指一般,能够让所有社交活动瞬间灰飞烟灭。这种夸张而有趣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社交的独特态度与见解。这种自闭体验或许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短暂状态,但却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