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自闭症的筛查和诊断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最早可以从婴儿期开始监测。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相关信息:
1. 早期筛查时间线
3月龄:首次初筛,观察婴儿对声音、眼神接触等基础社交反应。
6-12月龄:重点监测眼神回避、对名字无反应、缺乏社交性微笑等早期信号。
12-18月龄:筛查手势语言缺失(如不会指物)、对同龄儿童无兴趣等行为。
2. 诊断关键期
18-24月龄:通过M-CHAT量表等工具进行复筛,阳性结果需转诊专科医院。
2-3岁:黄金诊断窗口期,结合ADOS量表和临床观察确诊。
3岁前:多数自闭症核心症状(如社交障碍、语言延迟)已明显显现。
3.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部分高功能自闭症可能学龄期才被发现,倒退型患儿则可能在2岁后出现能力退化。
早期干预:美国儿科协会建议黄金干预期为3-4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若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建议按规范时间节点筛查,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