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体能力评估
若孩子具备基本自理能力(如吃饭、如厕)和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且能适应集体环境规则,托班可以提供早期干预和社交训练机会。
对于症状严重(如攻击行为、完全无语言)或极度敏感的孩子,建议优先选择专业康复机构进行个性化训练。
2. 托班环境要求
需考察师生比例(建议小班制)、教师是否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以及环境是否安全舒适(如减少噪音、设置固定流程)。
部分融合教育特色的托儿所(如顺德小红星托儿所)会设计结构化课程和视觉提示系统,更适合自闭症儿童。
3. 干预方式结合
托班教育需与专业康复训练同步进行,例如行为干预(ABA)、语言治疗等,不能完全替代系统化治疗。
家长需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统一教育策略,例如通过家庭模拟托班场景提前适应。
4. 政策支持
2025年实施的《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普惠性幼儿园应接收能适应集体生活的残疾儿童,部分地区(如深圳)还提供融合教育补助。
江苏省等地区已将自闭症康复救助年龄延长至16岁,包含托育阶段补助。
建议家长先带孩子进行专业评估,再实地考察托儿所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同时申请国家相关补助政策以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