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持按摩辅助干预的观点
部分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适度按摩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产生积极影响:
穴位刺激:如百会穴(头顶正中)、涌泉穴(脚底前部凹陷处)等穴位的按揉,被认为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功能。有家长反馈通过长期坚持百会穴按摩,孩子逐渐出现眼神互动和社交意愿增强的现象。
情绪调节:按摩内关穴(手腕内侧)或耳尖等部位,可能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减少刻板行为。
亲子互动:温和的抚触按摩可增强亲子信任感,为后续行为干预奠定基础。
2. 需谨慎对待的局限性
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多数按摩疗法属于经验性总结,尚未通过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自闭症核心症状(社交沟通障碍)难以仅通过物理干预根治。
个体差异风险:部分自闭症儿童存在触觉敏感,不当按摩可能引发抵触或加重不适。喉部、脊柱等敏感部位的操作需专业人员指导。
辅助性定位:权威指南强调,按摩应作为教育训练(如ABA)的补充手段,而非替代方案。
建议家长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结合孩子接受度尝试温和的按摩手法(如睡前足底轻揉),同时坚持科学的行为干预和语言训练。若发现异常反应(如情绪恶化)需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