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遗传因素占比高

自闭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据主导地位,多项研究表明其遗传度约为70%-90%^[1][2][4][6][7][8][9][10][11][12][14][24]^。以下是关键研究结论的

一、遗传因素的核心证据

1. 遗传度范围

  • 同卵双胞胎共病率高达60%-90%,异卵双胞胎为10%-30%。
  • 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时,其他成员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如兄弟姐妹风险达10%-20%,普通人群为1%-2%)。
  • 2. 基因机制

  • 涉及多基因相互作用,已发现超过800个相关基因。
  • 非编码DNA区域的突变(如调控元件破坏)也可能通过遗传影响发病。
  • 二、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尽管遗传占主导,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代谢紊乱等)可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放大风险。例如:

  • 母亲孕期糖尿病或高龄妊娠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 重金属暴露、肠道菌群紊乱等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协同作用。
  • 三、研究进展

    1. 基因治疗靶点

  • SHANK3基因突变被证实与社交障碍直接相关,CRISPR技术已在动物模型中实现症状改善。
  • 厦门大学发现MDGA2基因缺陷可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为药物开发提供新方向。
  • 2. 预测模型

    整合遗传变异与发育里程碑的模型(AUROC=0.65)可早期预测共患智力障碍的风险。

    自闭症的遗传基础复杂,需结合家族史、基因检测及环境评估综合判断。未来研究或进一步揭示基因-环境互作的具体机制。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