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障碍
目光接触异常:回避与他人对视,即使是最亲密的抚养者(如父母)也缺乏眼神交流,逗引时无反应或目光躲闪。
依恋缺失:对亲人无亲近感,不寻求安慰,被抱起时表现出抗拒或冷漠,无法区分亲人与陌生人。
互动困难:对呼唤名字无反应,不参与互动游戏(如躲猫猫),对玩具或声音刺激反应淡漠。
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1岁时仍无咿呀学语,或仅有单调发音,词汇量极少;部分可能出现语言倒退(如曾会叫“爸妈”后又消失)。
非语言表达缺陷: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愿,缺乏微笑等表情反馈,可能通过拉扯他人手部代替指物。
三、刻板行为与感知异常
重复动作:频繁挥手、撞头、摇晃身体,或长时间专注旋转物体(如车轮、风扇)。
兴趣狭窄:仅对特定物品(如广告、灯光)表现出强烈兴趣,玩法单一(如反复开关抽屉)。
感知敏感:对某些声音过度反应(捂耳朵),或痛觉迟钝(如撞伤后无哭闹)。
四、其他警示信号
发育里程碑延迟:如1岁半仍不会指认五官,运动发育(如走路)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睡眠异常:总睡眠时间短,易早醒,或昼夜节律紊乱。
若发现上述多个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