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障碍
眼神交流缺失:与人对视时间极短或完全回避,尤其在互动时眼神飘忽不定。
呼名反应差:对他人呼唤名字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缺乏依恋与分享:对父母无明显依恋感,不会主动分享兴趣或物品,更喜欢独处。
社交回避:不参与同龄人互动,可能躲在角落或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2. 语言发育异常
语言延迟或倒退:三岁仍不会说话,或仅能发出无意义的音节、重复他人话语(如分不清“你/我”)。
沟通方式异常:可能通过拉他人手或肢体动作表达需求,而非语言交流。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如反复开关门、转圈、玩车轮等,持续数十分钟。
固定程序:坚持用特定物品(如固定碗筷)或遵循固定路线,抗拒变化。
兴趣单一:对普通玩具无兴趣,可能痴迷于特定事物(如灯光、天气预报)。
4. 感知与情绪异常
痛觉迟钝:对疼痛或不舒适反应较弱。
情绪表达困难:难以用语言表达情绪,可能通过尖叫、自伤(如撞头)发泄。
环境适应差:对陌生环境焦虑,熟悉后可能过度活跃。
5. 其他警示信号
异常专注力:长时间专注于非功能性细节(如旋转物体)。
模仿能力失衡:愿模仿动作但拒绝模仿语言。
若孩子出现上述多项表现,建议尽早到儿科或专业机构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