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育有众多儿子,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玩笑,大部分皇子都早早夭折或未能满足继承皇位的条件。在乾隆走向人生暮年时,真正能够进入皇位继承者名单的皇子仅有四位。这四位皇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颙琰以及皇十七子永璘。
嫡子之痛与遗憾乾隆皇帝曾对嫡子抱有厚望。他的皇次子永琏,由富察皇后孕育,被视为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命运无情,这位年幼的皇子不幸夭折。更令人心痛的是,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七子永琮也早早夭折,这令乾隆悲痛欲绝。嫡子的接连夭折对乾隆的继承人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皇子的挑战与局限皇长子永璜在孝贤皇后丧仪中的表现让乾隆失望,失去了继承资格。而曾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皇五子永琪,虽然在影视作品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角色,但在现实中却因病早逝,令人扼腕叹息。其余皇子中,有的沉迷于享乐,有的性格古怪难以担当重任,还有的年幼无法胜任皇位继承的重任。这使得乾隆在选择继承人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中庸”之道与嘉庆皇帝的继位在众多皇子中,颙琰虽然不是最才华横溢的,但他的性格稳重、勤勉为他赢得了优势。他并非命运之宠儿但却有幸成为乾隆皇帝的儿子之一。乾隆皇帝晚年信任颙琰的生母令妃魏佳氏(孝仪纯皇后),最终选择颙琰作为继承人。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公元1795年)禅位给颙琰,次年改元嘉庆。嘉庆皇帝的继位更多的是因为乾隆长寿导致其他皇子无法胜任皇位继承重任而非其个人能力突出。然而这也恰好证明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