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坠机事件不是营销工具

东航MU5735坠机事件,一场令人扼腕的悲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在这悲痛交织的时刻,132名乘客与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严峻时刻,却有一些企业试图借助营销手段赚取眼球和流量,其行为引发广泛非议。

一、痛心之处,少数企业无底线营销行为令人痛心疾首

悲痛事件被当作营销工具,无疑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诸如山西某房地产公司制作失事航班背景宣传图在内部传播、理财公司以“意外先于明天”为噱头设计营销文案等行为,无疑是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极度不尊重。更令人痛心的是,某新闻APP甚至将祈祷活动链接作为软件下载入口,科技自媒体更是将坠机事件与手机新品发售关联炒作。这些行为无疑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二、社会各界积极抵制,维护正义与良知

面对这些无良行为,社会各界纷纷站出来发声抵制。抖音、快手等平台迅速封禁了违规账号,明确表态“坠机不是营销工具”。晋中市场监管局也对涉事房企展开立案调查,并承诺从重处理。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更是发起话题讨论,强烈谴责灾难营销行为。这些行动都彰显出正义与良知的力量。

三、专家建议引领正确方向,呼吁尊重与保护

针对这一事件,北京大学第六院的专家强调媒体应谨慎处理现场影像,避免二次伤害。心理救援专家指出,对遇难者家属的尊重应从媒体报道阶段开始。中国疾控中心也呼吁公众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护乘客隐私。这些专业机构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面对这起悲剧事件,我们深刻反思:商业机构在重大灾难面前应当坚守道德底线,避免将他人的苦难当作流量密码。正如多篇报道所强调的——悲剧不是营销工具,人性的底线不容突破。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教训,共同守护正义与良知。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