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杜绝自闭症 积极培养儿童社交能力

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从情商培养开始

儿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家长应予以同等关注。情商的培养应从幼儿阶段开始,其中,预防孤独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一、儿童孤独症的征兆

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及时发现并干预。以下是一些儿童孤独症的征兆:

1. 婴儿盯着父母或照顾者时,缺乏高兴的反应。

2. 五个月大时,无法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3. 不能辨认父母的声音。

4. 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5. 九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6. 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

7. 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8. 十六个月大时仍不会说话。

9. 一周岁时无法发出咿呀声,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10. 两周岁时只能说单个字或词语。

11. 即使会说话,也缺乏语言技巧。

二、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以预防孤独症

1. 宝宝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成长。

大约一岁的宝宝开始关注友谊,他们会将注意力从玩具转向小伙伴。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宝宝学会许多与成人交往不同的知识和技巧。他们通过模仿和互动,开阔眼界,发展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逐渐明白微笑、抚摸、拍手和关注是积极的行为,能赢得伙伴的肯定和接纳。

2. 户外活动是社交启蒙的好机会。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晒太阳、认识事物,还可以进行社交启蒙。让宝宝与同龄伙伴互动,进行对视、相互注意等社交行为。随着彼此逐渐熟悉,可以引导宝宝主动与小伙伴打招呼、握手、亲亲脸蛋等。

3. 找个好朋友一起玩。

让宝宝与一两个小伙伴一起玩比与许多宝宝一起玩更有利于社交行为的发展。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宝宝的社交活动,找到宝宝最喜欢的小伙伴,为他们创造机会进行深入交往。

4. 处理玩具争夺战中的社交技巧。

宝宝的交往往往围绕着玩具进行,冲突也多因争夺玩具而产生。当其他宝宝想玩宝宝的玩具时,宝宝需要学会分享或独自玩耍。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引发冲突,父母可以从旁指引,比如让其他宝宝用玩具交换或一起玩。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逐渐学会注意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父母也要防止宝宝对他人造成伤害。

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的培养是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关注孤独症的征兆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