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自闭症的现象逐渐引发社会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在我们的日常中,很多家长可能因为倾注了过多的关心和爱护,反而导致了孩子的自闭倾向。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缺乏关爱,相反,而是因为过度的关注和保护,让孩子失去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需求时,总是无条件地满足他们。当孩子用手指向某物时,家长立刻递到他们手中;孩子的目光所及,也都会得到家长的满足。这样的行为无形中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尤其是在孩子语言形成的黄金时期——一至两岁之间,他们最渴望得到启发和交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语言刺激和交流机会,而非过度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想要某件东西时,家长应告诉他们物品的名称,询问他们的需求,给予语言上的刺激和交流。这样,孩子的语言天赋才有可能被激活。因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中,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建立起对语言的敏感性。相反,过分满足孩子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无需动手或动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语言和社交的敏感度,逐渐陷入自我封闭的世界。
对于那些已经患上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家长需要反复与他们交流、重复相同的词汇或短语,可能需要重复千遍甚至万遍以上,孩子才有可能回应。这并不是说家长们做得不够好,而是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自闭症,理解孩子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事,让他们明白付出努力才能获取回报的道理。我们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社交的魅力。希望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努力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幸福和未来,也关乎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