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如何知道孩子得自闭症 自闭症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患儿的智力、感知觉和情绪。这种疾病具有三大主要症状,家长需要细心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语言交流障碍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会发现,相较于同龄孩子,他们的孩子说话明显较晚,甚至到了2至3岁仍然不会说话。有些孩子的发音或自言自语仿佛在说“天书”,让人无法理解。如同扬扬一样,他们的语言交流存在明显的障碍。

除了语言交流障碍,自闭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也存在困难。他们往往不喜欢与同龄人玩耍,更喜欢独自一人。在父母离开或回来时,他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情感波动。他们的目光游离,很少正视他人。在沟通需求方面,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拉扯大人的手来传达,而不是用手指指物品或表达意愿。

自闭症患儿还表现出重复刻板的异常行为。例如,有的孩子会反复开关门或排列积木,有的则喜欢听音乐或看特定的电视节目。他们中有些人会无端发脾气或发笑,或对某些声音、图像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

针对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训练前,对患儿进行前期测试,有助于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需适合患儿的身心发展,让他们能够在能力上有所接受,并具备合理的难度和要求。这样,孩子们更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更愿意积极参与。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确保动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及时给予反馈。正确的反应应得到赞赏和鼓励,而错误的反应则需要纠正。由于孤独症儿童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活动模式,因此任何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或活动,只要训练强度适中,都可以让他们重复进行。感觉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反复练习改善儿童对不同刺激的感觉能力,因此重复的训练或活动能让孩子们有机会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系列的活动,包括测试、训练、评价和反馈等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通过调整训练方式和活动,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训练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并接纳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差异,以温柔的方式引导他们逐步融入社交环境,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并融入社会。打造全方位互动体验,让设计小组项目和游戏环节更富成效

在训练启程之初,教师们首先应以热身运动开启孩子们的一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更能让孩子们的身体在进入感觉统合训练前处于准备状态,预防运动中的不适。感觉统合训练并非孤立的技能提升,而是在集体互动同提高的过程。为此,我们需要结合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点,设计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兴趣。在设计小组项目和游戏环节时,我们融入各种故事情节和游戏元素,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通过接力赛、竞争等多样化集体项目,孩子们能在快乐中积极参与训练,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平衡觉、触觉、听觉和视觉的交互感应,更能让他们在互动与合作中发展社交能力。

教具作为训练中的得力助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积极寻找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其多功能性,力求实现“一物多用”、“多物配合”。通过设计富有新意的活动,如改变滑板的玩法,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还能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自信心。这种良性循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训练,促进身体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们深知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教师和孤独症儿童之间的事。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积极与家长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训练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密切关注孩子在感知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其发展情况提供相应的训练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不仅能让训练更加全面和个性化,还能增强孩子对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相信,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孩子们一定能在训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

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和教师的需求,我们还提供三甲医院儿科专家的权威育儿科普指导。长按上图扫码即可获取更多专业建议和资源。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努力!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