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名反应差:对父母或他人的呼唤无反应,如同未听见。
2. 缺乏眼神交流:与他人对话时目光游离,避免对视,表情呆板。
3. 情感联结薄弱:不寻求父母拥抱或安慰,对亲人的情感表达无回应。
4. 孤立倾向:偏好独处,回避同龄儿童互动,对集体游戏无兴趣。
1.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3岁仍不会说简单词汇(如“爸爸”“妈妈”),或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减少。
2. 重复性语言:机械模仿他人话语(鹦鹉学舌),或反复说无意义的短语。
3. 非语言交流缺陷:不会用点头、摇头、手势表达需求。
1. 重复动作:持续转圈、摆手、开关门等刻板行为。
2. 固定仪式:坚持走固定路线、物品必须按特定方式摆放,改变会引发强烈情绪。
3. 异常兴趣:痴迷非玩具物品(如风扇、发票),长时间专注旋转物体。
若孩子出现上述多个症状,建议尽快进行专业评估。国内诊断主要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R),需结合社交、语言、行为三方面表现综合判断。早期干预(如3岁前)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