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成年后的结局差异极大。部分经过系统干预的高功能患儿可达到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独立工作;而未经有效干预或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终身需要照料,无法自理。研究表明,约1/3患儿通过训练可从事简单工作(如超市、图书馆等),1/3需家庭辅助生活,剩余1/3则因行为问题需医疗介入。
6岁前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期,早期诊断和密集干预(如语言训练、行为矫正)能显著改善预后。智力水平较高、干预年龄越小(尤其3岁前)的患儿效果更优。例如,部分患儿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接近正常儿童的社会功能。
近年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对部分患儿可能改善脑功能(总有效率约70%),其机制包括促进神经修复和调节免疫。团体体育运动也被证实能提升社交能力,缓解刻板行为。
约60%学龄期患儿可进入普通小学,但社交障碍仍存在。普通班级中,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网络构建需针对性支持(如同伴互动引导)。
综上,自闭症预后虽具终身性,但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社会支持,许多患儿能获得显著改善。家长需尽早行动,并保持合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