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以内自闭症(孤独症)的核心表现主要集中在社交障碍、沟通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三大方面,以下是具体特征:
1. 社交障碍
呼名反应差:对他人呼唤名字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即使听力正常。
眼神交流异常:回避与他人对视,目光接触短暂或飘忽,表情单一。
缺乏社交兴趣:对人不依恋,不主动寻求互动,更喜欢独自玩耍,对同龄儿童无兴趣。
2. 沟通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3岁仍不会说话,或仅能发出无意义音节;部分孩子可能出现语言能力倒退(如原本会叫“爸爸妈妈”后逐渐丧失)。
非语言交流缺陷:较少使用手势(如指物、点头摇头),常通过拉他人手表达需求。
刻板交流方式:重复特定短语或广告词,无法进行双向对话。
3. 重复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反复开关门、旋转物体、排列物品,或坚持固定路线行走。
兴趣单一:对特定物品(如车轮、灯开关)异常执着,反复观看同一集动画片。
抗拒变化:坚持使用固定餐具、如厕地点,环境改变易引发焦虑。
其他警示信号
情绪异常:无故哭闹或大笑,缺乏与情境匹配的情绪反应。
危险意识薄弱:不听指令、自伤(撞头)或攻击行为。
感知觉异常: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或迟钝,但对特定声响(如动画片声音)异常关注。
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评估,3岁前是干预的黄金期。需注意,个体差异较大,并非所有症状都会出现,综合判断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