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弃养属于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一义务不因孩子患有自闭症或其他疾病而免除。任何形式的弃养(如故意不履行抚养责任)都将面临法律责任。
2. 合法替代方案
若家庭确实无力抚养,可通过民政部门办理正规送养、寄养手续,或寻求亲属协助,而非擅自弃养。法律要求必须保障儿童的基本生存权和受教育权。
1. 自闭症儿童的权利
他们与其他儿童享有同等的尊严和权利,需要更多关爱与支持。弃养行为会剥夺其获得干预治疗和社会融入的机会,加剧其生存困境。
2. 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社会已逐步建立支持体系,如康复补贴、融合教育等。家庭应积极寻求帮助,而非选择放弃。数据显示,早期干预和持续训练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
1. 专业干预与支持
2. 社会资源利用
目前多地提供康复补贴(如北京每月4500元)、成年托养服务等,家庭可申请相关福利减轻负担。
自闭症虽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干预,部分患儿可达到生活自理甚至独立工作的水平。放弃孩子不仅违法,更可能使其陷入更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自残、攻击性行为)。社会各方正在合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家长应成为这一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
若您面临具体困难,建议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或自闭症援助机构,获取合法支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