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少林龙虎拳体系
1. 核心内容
筑基功:包含桩功、腰腿功等基础训练,强调下盘稳固与气息调理,如“三尖相照、六合发力”原则。
48式拳法套路:动作古朴刚猛,融入虎扑、龙摆尾等仿生技法,攻防一体,如“青龙探爪”式兼具封喉与卸肩效果。
脱打实战技术:36种擒拿反制技法,专攻破解抓腕、锁喉等控制动作。
2. 技术特点
动静相生:通过“以桩化劲”训练实现动中求静,发力时保持重心稳定。
内外兼修:配合“哼哈”二气发声法,将丹田气劲贯穿拳脚动作。
二、古武龙虎劲功法
1. 内壮劲源(内功)
童子拜佛式:骑马蹲裆势,服气吞津后意守丹田,闭息凝神,重复九遍以强化气劲。
一字蹲马:脚尖外展成“一字马”,反手叉腰静站5分钟,增强下肢力量。
排打击鼓:半握拳排打胸部并发龙吟声,配合揉腹法辅助,百日可练成“英雄肚皮功”。
2. 抻筋拔劲
元龙桩:双臂弧形上举如扶环,配合气沉丹田,提升筋腱弹性。
三、少林五拳中的龙虎二形
1. 龙拳:主练意念与神韵,动作如龙腾四海,强调柔中带刚的劲力。
2. 虎拳:强化骨力与爆发力,模仿虎扑之势,动作刚猛直接。
四、辅助练习建议
降龙伏虎桩:形意拳三体式为基础,前手如放风筝(降龙劲),后手如按水瓢(伏虎劲),滋养五脏并打通气血。
蹲猴桩:戴氏心意拳秘传,通过起翻落躜练就龙虎二劲,三年可成。
以上内容需结合专业指导练习,避免自学导致动作偏差。南少林龙虎拳教材已绝版,可参考类似武术培训班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