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标准归类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1)》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被明确归类为神经发育障碍,属于精神障碍大类下的子类别。其核心特征为社交沟通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与脑结构异常及基因变异密切相关。
2. 与精神疾病的本质区别
1. 共病风险较高
研究显示,自闭症女性在25岁前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比例是非自闭症女性的5倍,常见共病包括焦虑、抑郁和自残行为。60%的自闭症女性在成年早期会被诊断出至少一种精神疾病。
2. 诊断挑战
女性自闭症患者可能因更擅长模仿社交行为而被漏诊,导致共病精神问题恶化后才被发现。
1. 历史分类争议
自闭症曾被视为“儿童精神分裂症”,但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其生物学机制与精神疾病不同,属于独立的神经发育异常。
2. 社会功能差异
自闭症患者可能在某些领域(如记忆、数学)表现超常,而精神疾病通常导致多维功能受损。
自闭症本质上是神经发育障碍,虽被归类为精神障碍大类,但与传统精神疾病存在根本差异。女性患者需特别关注共病精神问题的风险,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存在共病症状,建议由发育行为科与精神科联合诊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诊断标准或干预方案,可参考权威医疗机构的详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