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研究数据差异较大:国内《中国自闭症家庭发展状况报告》曾显示离婚率高达85%,但后续更严谨的研究如《中国孤独症及神经发育障碍人群家庭现状调查报告》指出,学龄前组和义务教育组父母离婚率分别为3.2%和5.4%,虽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00‰-3.36‰),但远低于网传的8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2010年研究显示,自闭症家庭离婚率为23.5%,约为普通家庭(13.8%)的1.7倍。
2. 高离婚率说法的来源:80%的数据最早源于2006年美国自闭症之声创始人的媒体采访,缺乏科研依据,后续被证实为误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Catherine Lord 2023年研究提出的36%数据更接近现实。
1. 经济与照料压力:58%的自闭症家庭仅靠单方(多为父亲)工作维持,母亲平均失业46.8个月,年收入损失约6.7万元,经济压力直接冲击婚姻稳定性。干预训练、日常照料的重担常由一方承担,易导致心理失衡。
2. 观念冲突与责任分配:约52%-55%的家庭通过共同应对挑战改善了夫妻关系,但若双方对干预方案存在分歧(如一方坚持机构训练、另一方倾向家庭干预),或互相指责遗传责任,矛盾会加剧。
1. 分居未离婚群体:约6%的家庭选择分居但不离婚,往往因孩子监护、经济补贴等现实考量。
2. 危机中的婚姻重建:部分夫妻因孩子确诊重新审视关系,甚至复婚共同面对挑战,将孩子视为"救赎"而非负担。
1. 建立合作型婚姻关系:方静等专家强调需将婚姻视为"盟约"而非合约,通过分工(如一方主抓干预、一方负责经济)减少内耗。
2.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办理残疾证(义务教育阶段仅55%)、获取专业干预资源可有效降低家庭压力。威斯康星大学研究指出,8岁前是离婚高风险期,此时外部支持尤为关键。
需要说明的是,离婚率仅是衡量家庭韧性的指标之一。正如《让爱重生》所启示的,诊断书不等于离婚预告,夫妻共同成长的可能性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