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种类

白血病,世人称之为血癌,这是医学界尚未攻克的一大难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更是白血症中的罕见病种。它以血液中异常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为特点,和外周血都受到波及,常常深入心脏、肺和神经系统,造成持续的贫血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说到其成因,虽然部分病例可以从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转化而来,或者是某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晚期表现,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是个谜。有研究表明,这可能是造血细胞过度表达Wilms细胞凋亡受抑的肿瘤基因所致。患者可能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但并无特定的标志性染色体。

在诊断方面,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程长短与其嗜酸性粒细胞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将其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急性型,与一般白血病不同,其出血症状较轻,主要是各器官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功能障碍。除了常见的肝、脾、淋巴结受影响外,还会表现在心、肺、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如进行性心力衰竭、奔马律、心包摩擦声等心脏症状,以及咳嗽、呼吸困难、精神障碍、妄想、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皮肤上还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其次是慢性型,发病较慢,病程可长达2到8年。

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必须非常谨慎,要完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除了血液学检查外,还需要观察血液中是否有幼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的原始细胞是否超过5%。对于条件不足的可疑病例,应继续寻找原发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方面,虽然对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AML治疗方案可使用,但部分病例对长春新碱和羟基脲敏感。若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波及,需要在鞘内注射相关药物。对于出现组胺增多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H1和(或)H2受体阻滞药。

面对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这一罕见病症,家属应尽量不让患者知晓病情,以利于患者康复。要保障患者的营养摄入,让其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提升生命质量。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