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耳聋的问题频繁出现,其中噪音是一个主要的诱因。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耳聋类型——爆震性耳聋,它是由突如其来的强正压波导致的。这种类型的耳聋经常出现在某些特殊群体,如退伍军人中。让我们跟随专家深入了解这一病症的成因和症状。
一、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爆震性耳聋
瞬间爆发的强正压波可以猛烈到使鼓膜破裂。实验显示,鼓膜的临界穿孔压力为0.18kg/cm2,而高达3000kg/cm2的正压波可以穿透鼓膜,导致听骨移位、鼓室内出血。这种机械性损伤通过听骨链和蜗窗作用于内外淋巴,引发内淋巴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螺旋器和毛细胞的坏死变性。
二、代谢紊乱引发的爆震性耳聋
爆震引发的冲击波能够造成毛细胞内代谢紊乱,使毛细胞内的爆震导致毛细胞中的SDH(琥珀酸脱氢酶)和MDH(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流阻塞和细胞变性也会发生。冲击波还会使身体其他部位破裂出血和挤压损伤。如果冲击波峰值过大,或者暴露时间过长,或者反复受到损伤,损伤程度就会更加严重。根据损伤程度不同,鼓膜可能出现瘀血、浑浊或穿孔等情况。虽然中耳内耳损伤程度不同,但中耳损伤往往较为严重,而内耳损伤可能相对较轻。
爆震性聋的主要损伤部位是内耳,但鼓膜和听骨链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聋的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距离冲击源的距离、冲击压力的大小、冲击时间的长度、头部的位置以及是否有障碍物等。个体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与噪声性聋不同,爆震性聋的程度并不一致,单耳损伤并不罕见。临床上可能出现耳聋、耳鸣、眩晕、鼓膜损伤或破裂等症状。
以上是对爆震性耳聋的简要介绍。虽然大多数朋友的耳聋问题通常是由高分贝噪音引起的,但爆震性耳聋在特定人群中更为常见,如退伍军人等。这些群体应该特别重视保护听力,避免受到过大的声音冲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耳朵,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以预防耳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