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故人辞别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游。

此景宛如画卷开,孤帆远影入碧空。繁花似锦春意浓,长江之水天际流。一场深情的离别,一段永恒的友谊。

译文解读:

友人在春意盎然的三月,于黄鹤楼辞别我,踏上了前往扬州的旅程。那景象如同展开的一幅画,孤舟扬帆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碧空之中。繁花似锦的春光,映衬着深深的友情,长江之水奔涌向前,流向天际。这是一次深情的离别,也是一段永恒的友谊。

注释与背景细节介绍: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文人墨客送别之地。扬州的广陵,是友人孟浩然的目的地。故人,指的是诗人李白的好友孟浩然,二人因诗才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烟花三月,点明了时节,展现了繁花似锦、春色绚烂的意境。

创作背景可追溯至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前往扬州时,李白在黄鹤楼为他送行。于是李白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诗意赏析:

寓情于景的离别情怀。诗中并未直接描绘离愁别绪,而是通过描绘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等景象,以壮阔的自然景色来衬托深厚的友情。目送友人直至帆影消失,更显惜别之情深长。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李白只关注友人,专注于孤帆的远去,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暗示了诗人孤高的心性和超脱俗世的境界。千古丽句的赞誉。“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赞誉为千古丽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繁华盛景与诗意远行的交融。

文学特色进一步解读:

风格对比鲜明。此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和王维的《渭城曲》风格迥异。它以开阔的意境和浪漫的笔触,展现了两位风流诗人的诗意离别。语言凝练传神。四句诗涵盖了地点、时间、场景和情感,情景交融,余韵悠长。此诗是送别诗中的典范,兼具情感的高度和艺术的。无论是深情的离别还是永恒的友谊,都被诗人以美妙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景象、深情的友谊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