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针对俄罗斯境内多个关键工业区及军工设施的无人机袭击,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梳理的几次主要袭击及相关细节。
一、重点袭击回顾
1. 布良斯克州(4月28-29日)
乌克兰的无人机群在短短两天内,对布良斯克州的“Kremniy EL”微电子工厂发起了致命打击。据资料显示,该厂负责生产俄军关键的“铠甲”防空系统和“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核心部件,此次袭击为战争以来第五次对该厂的攻击。这场冲突导致一名居民死亡、一名妇女受伤,部分民用设施也遭受了破坏。
2. 斯摩棱斯克州(4月29日)
在斯摩棱斯克州,乌克兰的无人机试图攻击当地的核电站。幸运的是,俄方迅速反应,成功拦截并击落了这架无人机,避免了可能的灾难。
3. 下诺夫哥罗德州(4月26日)
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捷尔任斯克市工业区也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打击,导致4人受伤。与此该州的“斯维尔德洛夫”军工厂,一个生产炮弹和航空设备的重要基地,也曾遭受乌克兰无人机的精准打击。
二、典型案例剖析
在鞑靼斯坦共和国(4月23日),乌克兰的无人机成功摧毁了阿拉布加经济特区的一家工厂。这个工厂被乌克兰方面视为核心军工目标,每日生产大量的自杀式无人机。这次袭击行动通过俄境内人员的地面中继设备引导,成功绕过了俄罗斯的电子干扰。
在楚瓦什共和国(3月9日),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距离俄乌边境1300公里的工业设施,尽管俄罗斯国防部拦截了88架无人机,但具体的损失并未公开。这些袭击行动展示了乌克兰方面远程渗透的能力和对战略目标的精准选择。
三、袭击特点与影响
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展现了几大特点:战略目标聚焦军工设施,削弱俄军武器供应链;具备远程渗透能力,部分袭击深入俄境内超过千公里;利用地面中继技术突破俄防空系统。这些袭击行动不仅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军工设施的正常运作,也对俄罗斯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多起显示俄防空系统的拦截效率存疑,甚至存在境内人员协助敌方引导攻击的隐患。这些不仅揭示了乌克兰的战略战术,也揭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乌克兰近期的无人机袭击行动展现了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手段。在冲突持续的背景下,这些行动对俄罗斯军工设施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