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警示特征(6个月-2岁)
部分患儿在6个月后即可观察到早期异常表现,如难以被逗乐、缺乏眼神交流、对名字反应迟钝等。这些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但此时通常作为筛查参考而非确诊依据。
2. 初步诊断窗口期(1-3岁)
3. 诊断技术进展
随着医学发展,诊断时间已从传统的3-4岁提前至更早龄段。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反应(如依恋行为、共情能力),部分专业机构可在1岁内进行倾向性判断,为早期干预创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评估。诊断需结合行为观察、发育史排查及其他神经系统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