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指令训练(半肢体辅助)
操作要点:站在孩子斜后方发指令,轻托其胳膊引导拿取目标物(如玩具汽车),成功后逐渐减少辅助但保持手部保护,防止拿错物品。重复练习并即时反馈动作准确性。
目标:提升指令服从性与动作协调性。
2. 精细能力游戏(初级)
蘑菇钉分类:使用大号蘑菇钉让孩子按颜色分类或仿搭图形,逐步过渡到更小尺寸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串珠子:从大孔珠子穿棍子开始,逐步升级到软绳穿小珠,增强手指灵活性与手眼协调。
3. 社交互动小游戏
角色扮演:模拟动画人物互动,用夸张表情吸引孩子注意,例如“狐狸捉迷藏”团体游戏,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指令(如“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日常问答:吃饭时询问“想吃什么?”,穿衣时让孩子选择颜色,创造自然交流场景。
4. 感统训练(跳跃练习)
双脚跳:通过跳跃指令锻炼下肢力量与平衡感,进阶可增加障碍物或手持玩具提升难度。
5. 认知与语言引导
卡片分类:用家庭成员图片让孩子识别性别并分类,结合问答(如“爸爸叫什么名字?”)强化语言理解。
简单指令链:通过“起立/蹲下”“手向前/向后”等反指令游戏训练反应能力与规则理解。
以上方法均需结合重复练习与正向激励,建议根据孩子兴趣和能力灵活调整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