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验血不能直接确诊自闭症,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评估相关风险或排除其他疾病。以下是具体分析:
1. 验血的局限性
自闭症的核心诊断依据是行为观察和临床评估,包括社交障碍、沟通困难、重复刻板行为等特征,这些无法通过血液检测直接判断。
部分研究尝试通过血液检测基因突变或代谢异常(如SHANK3、PSEN1等基因),但这些仅能提示风险,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2. 验血的辅助作用
排除其他疾病:血液检查可检测甲状腺功能、微量元素(如铁、铜)、维生素B12等,排除贫血、代谢异常等可能引发类似症状的疾病。
基因筛查:部分自闭症与遗传相关,基因检测可发现风险基因(如染色体异常),但需结合其他评估。
新兴研究:英国华威大学曾提出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测早期筛查自闭症,准确率约88%-90%,但该技术尚未普及且需进一步验证。
3. 诊断自闭症的金标准
行为量表:如孤独症测试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等,需专业医生观察评估。
多学科综合检查:包括脑电图、核磁共振(MRI)、心理测试等,结合病史和发育史。
4. 注意事项
若家长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应优先到精神心理科或儿科进行专业评估,而非依赖单一血液检测。
血液检查结果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解读,避免误判。
验血目前仅能提供辅助信息,自闭症的诊断仍需综合行为观察和专业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