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旦患上自闭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沉默寡言,与社会的交流变得稀少。对于家长来说,小儿自闭症的治疗越早越好,因此及早确诊孩子的病情至关重要。
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儿自闭症的确诊需要等到孩子三岁才能进行。事实上,这个时间段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1至3岁是神经系统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能力和基本认知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
通常,正常发育的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开始讲话,完成基本的眼神交流。到了2岁的时候,他们的脑神经系统发育较为完善,个人风格也开始显现。父母在这个时期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交流表现,以尽早确认是否存在自闭症。
有些孩子由于发育较为迟缓,可能到3岁才能达到完整的语言状态。他们之前更多地依赖丰富的眼神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没有疾病因素,却表现出异常刻板,缺乏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甚至眼神动作都很少,脾气古怪,那么很可能患上了小儿自闭症。另一种可能的症状是,孩子有一些肢体行为,但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也无法进行眼神交流。
在孩子2岁时开始自闭症治疗,效果往往显著。如果治疗时间晚于3岁,可能会使自闭症伴随终生。不同的自闭症程度,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轻度自闭症的儿童,如果在6岁后接受治疗,仍有很大的治愈机会。如果超过12岁,治疗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这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在12岁后基本发育成熟,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小儿自闭症的治疗方法,行为心理治疗是关键。通过观察孩子的具体症状,引导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除了行为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和社会工作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稳定情绪,特别是针对情绪容易失控或具有暴力倾向的患者。而社会工作治疗则是对整个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因为自闭症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坚定信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