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哑巴 自闭症的声音

一、自闭症与"哑巴"的误解

1. 概念澄清:大众常误以为自闭症孩子是天生的"哑巴",实际上研究表明只有约25%的自闭症儿童完全无口语能力,其余75%虽有语言但存在沟通障碍。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社交沟通意愿缺失,而非发音器官缺陷。

2. 语言潜力:若无器质性病变(如发音器官损伤、语言中枢异常),通过科学训练多数自闭症儿童能发展出语言能力,只是进展速度和表达水平可能落后于同龄人。

二、典型声音特征

1. 音质异常

  • 声音嘶哑(可能源于咽喉肌肉协调性差或脑干功能受损)
  • 音调偏高且单调(如无对象的高调自言自语)
  • 部分儿童表现为声音低沉、缺乏抑扬顿挫
  • 2. 发音行为特点

  • 模仿性发音(重复他人话语或固定短语)
  • 无意义音节重复(如"哥哥哥"等刻板发音)
  • 语言与表情/动作脱节(发声时不伴随相应表情)
  • 三、语言训练建议

    1. 基础原则

  • 通过动作模仿带动声音模仿(如拍手游戏结合"哇哇"发音)
  • 利用强化物建立发音动机(如用喜欢的食物诱导"奶"等简单发音)
  • 2. 具体方法

  • 停顿法:在熟悉活动中突然停顿,鼓励孩子补充关键词(如"饼_"→"干")
  • 配对训练:将无意义发音与具体物品关联(如"ba"对应"爸爸")
  • 高质量陪伴:每天1小时专注互动,模仿孩子的发声并扩展
  • 四、注意事项

    1. 医学排查:需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舌唇肌肉松弛、用口呼吸导致的声带干燥)。

    2. 情绪管理:约40%自闭症儿童伴有情绪不稳定,训练中需避免强刺激环境。

    3. 个体差异:声音特征与自闭症严重程度相关,需专业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