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位置概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一个充满潜力的核电项目正紧邻北部湾蓬勃发展。这里不仅拥有充足的冷却水源,稳定的地质条件,还有较低的人口密度,无疑是核电项目建设的理想之地^[2][4][6]^。
二、项目全景展示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情况。该项目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分为三期推进。一期工程的2台CPR1000压水堆机组(1号、2号)已经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分别于2016年1月和10月开始运作^[2][6]^。而二期工程的3号、4号机组更是采用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其中,3号机组已于2023年3月顺利投产,4号机组也将在2024年4月并网发电^[2][5][8]^。更令人期待的是,三期工程——5号、6号机组的规划也已经提上日程^[2]^。
从投资规模来看,这个项目总投资约900亿元人民币,设计寿命长达60年。其年发电量足以满足广西全区的用电需求^[2][6]^。
三、技术亮点
二期工程的技术亮点在于采用了“华龙一号”技术。这是一种高安全性的核电技术,拥有双层安全壳,以及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系统。这个项目是我国三代核电技术首次在西部地区得到应用,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核电技术领域的实力^[2][8]^。
四、运营成绩
截止到2024年4月,已经投入运营的3台机组累计发电量超过了1200亿千瓦时。随着4号机组的并网,总装机容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5][6]^。单台机组的日发电量达到2万千瓦时,足以满足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需求^[6][7]^。
五、战略地位
防城港核电站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不仅优化了区域的能源结构,更是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电合作提供了技术示范,展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国际影响力^[1][2]^。这个项目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电力需求,也推动了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的能源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